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风采

节能减排势在必行——访省人大代表顾春晓

发布日期:2007-07-31 0:0    作者:xksh     来源:人大办公室    阅读:次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访省人大代表顾春晓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防止环境污染,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日前,笔者就如何实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采访了省人大代表、舒城县环保局高级工程师顾春晓。
    在谈到节能减排时,顾春晓不无忧虑的说,虽然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就我省节能减排目标和任务来说,紧迫而又艰巨。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三河”、“三湖”中我省各占其一,2006年《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表明淮河干流安徽段水质为轻度污染,主要支流水质为重度污染,较上年无明显变化。巢湖总磷、总氮年均浓度分别下降34.2%和19.8%,但全湖仍呈中度富营养状态。我省是一个能源资源型产业比重偏大的省份,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据高不下。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容量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当前,节能减排工作势在必行。 
    转变发展观念。实现节能减排,就是保护环境,保护人类自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考核干部的科学评价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发展质量。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暂时繁荣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实现这个目标是政府对人民的庄重承诺,切实增强责任感。要将节能减排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各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加大节能降耗与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企业治污工程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法规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从严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避免发达地区的污染转嫁。严厉查处各类违反有关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杜绝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良现象。对社会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实施挂牌督办,严格责任追究,切实保障群众的环境权益。
    重视农村的节能减排工作。我省是农业大省,加强农业的节能减排,对建设生态安徽意义重大。农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做好农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不仅能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要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合理用药技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提高安全用药水平,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节水灌溉,降低农业的面源污染。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发展沼气,实现变废为宝。推广太阳能,节约生产生活用能,减少农村环境污染。
    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宣传媒体要开辟建设节约型社会、节能减排专栏,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普及节能减排的知识,公布节能产品,引导公众消费,抵制高耗能产品和过分包装的商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个塑料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在全社会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等创建活动。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形成人人关心环境、爱护环境、共建环境友好型安徽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