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号建议的答复函
舒城县教育局关于对县第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号建议的答复函
徐文荣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促进我县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建议”的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关注,你的建议很好,对我县职业教育工作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1、“规划职业教育集团,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招生,为舒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建立职教集团是县教育主管部门2015年的规划,拟在5月份正式挂牌。职教集团将涵盖全日制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国家政策允许的各类职业培训教育。职教集团一旦成立,我县将实行“四统一”,即统一专业设置、统一落实生源计划、统一招生宣传、统一组织招生工作方案。
2、“加快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的步伐,打造特色专业和特色学校,禁止贪大求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招生成本,提高办学效率。”职业教育的布局调整,县教育主管部门已形成《舒城县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并已在逐步实施。同时做好柏林职高停办前期准备工作,县长办公会也已同意。舒茶职高将逐步过渡为全县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关于县域内各行业各部门的职教资源整合。我们正在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和相关部门配合做好此项工作。
3、“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县教育局从2011年开始,每年都利用舒城人民广播电台101直播室的民生工程专题节目和政风行风在线专题节目开展职业教育相关方面的宣传。例如大力倡导新的人才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努力形成全社会尊重技术、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促进就业观念转变。大力宣传职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加快职教发展的政策措施,宣传职教先进典型,宣传重视和支持职教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职教、关心职教,努力形成重视和支持职教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等等。同时,每年秋学期招生时,全县只有职教招生允许招生学校进校入班进行招生宣传。我们知道,职业教育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家庭的认同、学生的欢迎还应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主管部门一定加强自身努力,多层次、多形式地把职业教育宣传到家家户户。
4、“给予就业方面的政策支持,引导毕业生合理分流。”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对职业教育的逐步重视,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2013年我县职业学校毕业生1592人,就业学生1258人,就业率79%;2014年我县职业学校毕业生1407人,就业学生1272人,就业率达90.4%,对口就业率达63.1%。2015年2月,为做好县内人力资源招聘工作,县委县、政府针对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招工专门以文件形式印发实施方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录用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我们相信,只要有各地各部门的政策支持,我县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分流将日趋合理。
5、“严禁违规招生,杜绝招生市场化。”为杜绝职教招生出现的抢生源、无序招生的不正常现象,我们在2013年、2014年便出台了相关政策,实行中职招生单独考评制度;实行积极的奖励制度;严禁未经教育主管部门许可向域外输送生源;坚持“七个严禁”:严禁虚假不实的招生宣传;严禁违反规定乱收费;严禁中职学校与非学历教育机构联合或合作举办学历教育班;严禁中职学校委托中介机构参与招生;严禁中职学校以任何形式实行有偿招生;严禁中职学校弄虚作假、套取国家助学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助学金的行为;严禁接受外地中职学校进入各生源学校进行招生宣传。当前主要还是以招生计划来约束和控制,其客观效果不尽如人意。今年,我们将努力做到统一专业设置,统一招生,统一落实生源计划,统一招生宣传,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使其更趋合理。
6、“舒城师范新校区投资大,规格高,功能全,应作为舒城真正的职业教育中心提前谋划。”2013年底,县教育主管部门就完成了《舒城县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对舒城师范已作了全面的规划,总体目标:到2017年,完成全县中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工作,加大县域职业教育和各类培训资源的优化整合力度,分年度推进“一个职教集团加一个培训基地”的发展模式,形成培训类、师范类、职业类、综合特色类等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舒城县职教中心”挂靠舒茶职高,2015年移至舒城师范挂牌,成立舒城职业教育集团;“县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划归“县职业教育中心”统一管理。
职业教育的发展事关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之客观要求,事关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事关中学生成才多样化客观实际。希望人大代表多献良策,多进务实之言,多做学生家长工作,共同推进舒城职业教育循良性轨道健康发展。
2015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