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舒城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年)》修编情况的汇报
关于《舒城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年)》
修编情况的汇报
——2012年11月30日在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规划局局长 孔海波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舒城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修编情况,请予以审议。
一、规划修编背景
上一轮舒城县城总体规划于2005年6月25日经六安市政府批准实施,至2010年,我县城镇化率达35%,县城人口为20万人,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近年来,由于国家、省一系列发展战略与政策的调整、县城交通区位条件的改善以及六安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县城原有的框架和功能格局已不适应我县的发展需求。在上述外因和内因的共同驱动下,县委、县政府决定于2010年4月正式启动新一轮舒城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二、规划修编过程
县城总体规划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县级中等城市建设,指导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依据。为保证本次规划编制的质量,提升编制水平,我县特别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规划编制单位。在编制过程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高格次的总体规划修编领导组,总体协调相关工作;二是总规修编工作正式启动之前,组织召开了总规修编专家咨询会,特别邀请省厅领导及省知名规划专家为规划方案把脉;三是充分调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全面收集规划编制基础资料,保证规划符合我县实际;四是两次召开总体规划修编领导组会议,并向县几个班子领导征求意见,提高规划修编的科学合理性;五是广泛征询社会意见,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发布征询公告,保证广大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2012年3月7日,六安市住建委组织了舒城县城总体规划评审会,并予以评审通过。我局会同设计单位对规划方案做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2012年9月18日,我局依法将规划成果向社会公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吸收了部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三、规划主要内容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2030年,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近期规划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规划范围分为县域、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含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三个部分内容。
(一)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1、规划范围:县域范围包括19个乡镇和县经济开发区(省级),用地面积为2092平方公里。
2、城镇总体定位:合肥经济圈现代制造产业配套基地,大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节点,面向长三角的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3、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近期2015年,城镇化水平为39%;中期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49%;远期2030年,城镇化水平为67%。
4、城镇空间结构:舒城县城镇空间结构为 “一核两面三轴四区”。一核:中心城区;两面:指东北部和西南部两个次区域;三轴:以206国道、六舒三公路、317省道等三条国省道为发展轴;四区:即县经济开发区、杭埠工业园区、万佛湖旅游度假区和春秋塘汽车产业园,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中区。
(二)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1、规划范围:规划区范围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现状城市建成区及周边4个乡镇,城关镇、干汊河镇、千人桥镇和杭埠镇以及万佛湖旅游区,总面积868.18平方公里。
2、规划区的用地布局:强化中心城区辐射职能,依托城镇道路网体系,点轴式发展。以规划中心城区为核心,形成“一心、五射”的空间结构。
3、规划区的空间管制:规划区划分为现状建成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分别进行空间管制,面积分别为22.78平方公里、38.83平方公里、391.67平方公里和414.92平方公里。
(三)中心城区规划
1、规划范围:规划区范围为北至北环路、公麟路,南至杭埠-万佛湖快速通道,东到206国道,西到西环路。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约43.4平方公里。
2、人口和用地规模: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为24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24.7平方公里;中期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3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30.3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43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43.4平方公里。
3、城市性质:此次规划将我县城市性质定位为合肥经济圈综合性极点城市之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产业核的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具有皖西山水文化与风貌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舒城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城市发展方向:中心城区规划期内近期适度向西、向北发展;远期主要向东、向北并适度向南发展。
5、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概括为“四心两轴一带六片区”。四心:老城公共中心、西部组团中心、舒东新区公共中心、城市商贸中心;两轴:梅河路-桃溪路东西向发展轴和龙津大道南北发展轴;一带:南溪河城市景观带;六片区:老城区、舒东新区、南溪组团、西部组团、县经济开发区、商贸宜居组团。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心城区道路系统按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三个等级规划建设。规划“八横十二纵”的主干路组成的方格网和环路相结合的道路系统。
两年多来,经过努力,我县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目前处于规划报批阶段。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规划应经县人大审议通过后报市政府审批,根据安排,我们提请县人大领导组织对规划方案进行审议。在此,我们恳请各位领导对规划内容多提宝贵意见,下一步我们将把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连同有关修改情况报请市人民政府审查批准。确保我县新一轮总体规划早日实施,尽快发挥规划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