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
舒城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
(2021年9月26日舒城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舒城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全县“七五”普法工作情况和“八五”普法工作安排的报告》。2016年至2020年,舒城县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顺利实施,取得重要成果,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有必要从2021年至2025年在全县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特作决议如下: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普法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紧紧围绕服务“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以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为目标,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推动普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舒城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二、突出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全面落实舒城县“八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突出重点内容和重点领域,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抓好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江淮普法行”等集中宣传活动。深入学习宣传与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大力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强化“十四五”期间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法规规章宣传教育。
三、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社会教育体系。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强化法治培训,完善旁听庭审制度,重点抓好“关键少数”,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大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设好法治教育课程,推动全县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四落实”,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尊法守法习惯。针对不同群体分层分类开展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推进全民守法。
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实施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提升工程,实现乡镇、开发区法治文化公园(广场)、村(社区)法治文化宣传栏(长廊)全覆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法治文化需求。
五、增强普法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普法深度融入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开展实时普法,在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中,加强普法宣传。加大以案普法、以案释法力度,发挥典型案例引导、规范、预防与教育功能,使典型案件依法处理过程成为全民普法的公开课。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加强“八五”普法宣讲团和普法志愿队伍建设,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鼓励单位和社会公众创作个性化普法产品,使普法更为群众喜闻乐见。坚持集中宣传教育与经常宣传教育相结合,推进普法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六、加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完善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制度,促进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履行普法责任,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下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县人民政府要认真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工作保障,做好中期评估和终期检查,并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及乡镇人大主席团应当充分运用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以及代表视察、专题调研等形式,加强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监督检查,保证本决议得到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