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召东:山里出来的孩子,就要多帮山里的人
一个大山深处的懵懂少年怀揣梦想出去打工,从杂工到三家大酒店的掌门人。不甘平庸、勇于拼搏的他,从一个打工仔一步步成为致富反哺家乡的带头人,他就是舒城县人大代表曾召东。
不甘贫寒 自主创业开酒店
出生于舒城县山七镇双桂村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的曾召东,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家中还有弟妹多人,年少时,作为家中大哥的他,便挑起了生活重担,帮家里干最苦最重的活,15岁时,他就放弃宝贵的高中学习机会供弟弟妹妹上学,外出打工。曾召东背起被褥,收起行囊,离开安徽,远赴江苏常熟打工。打工的十余年里,他干过杂工、学徒、厨师,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他从不言弃。天不负勤勉之人,渐渐地,曾召东掌握了技术,烧得一手好菜,挖掘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2005年他创建常熟市百姓饭店,这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做接地气的餐饮、服务老百姓”的理念,价格亲民,服务亲民,严守行业标准和做人品德,逐渐在常熟建立良好的口碑。经过十多年的潜心耕耘,百姓饭店现已拥有3家分店,员工300多人(其中来自山七镇的员工就有90多人,有不少人已买房定居)。如今的百姓饭店年营业额6千多万元,每年纳税300多万元。曾召东被推选为常熟市餐饮业商会副会长、舒城县人大代表、山七镇驻常熟流动党支部书记。
支持家乡发展 关爱弱势群体
虽然常年在外,但曾召东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和建设。2013年他从网上得知山七集镇街道亮化工程有资金缺口,便主动联系山七镇分管领导,捐资2万元,弥补上资金缺口;山七镇双桂村上冲、石关两个村民组地处偏僻,村民出行困难,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农产品、毛竹、树木无法外运,曾召东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捐资近20万元修建了长800米的水泥路,改变了村民组200多人口的生活面貌,本村村民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纷纷感慨道,“召东是我们双桂村的好孩子!”,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直以来的想法和愿望。这么多年,曾召东坚持每年春节期间,带上妻子、儿女回到山七,专门看望慰问敬老院的每位五保老人,使小孩子从小就懂得感恩,学会尊重回报社会的习惯;舒城县春蕾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有40多名智障儿童,大都来自当地的贫困家庭,特别需要救助,在其回常熟后与市商会汇报,通过曾召东的牵线搭桥,常熟市餐饮商会与春蕾特殊儿童学校结对帮扶,捐资捐物达6万多元,并承诺以后一如既往的帮扶到底。2019年,曾召东由于对山七镇双桂村的重大贡献,经山七镇党委研究决定,由曾召东担任双桂村名誉书记,主抓村集体经济发展,2021年5月份,山七镇召开在外创业有成人士座谈会,曾召东积极响应山七镇“筑巢引凤”计划,当场与山七镇人民政府签订意向书,决定在双桂村发展种养殖产业园,目前该项目已在统筹推进中。
牢记初心使命 积极为民建言献策
在事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曾召东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只要党委政府工作需要,他都积极发挥率带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支持镇村工作。2019年在县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请求山七镇中心小学整体搬迁的建议和关于加快推进山河路山七集镇段道路改线的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山七镇中心小学已于2020年正式实现搬迁,800多名小学生了崭新的教室,集镇滨河大道公园设施建设日渐完善,全镇人民散步、休闲有了好去处,如今的山七集镇,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已成为舒城县西南山区的“天然氧吧”,不仅仅是山七镇党委政府的有力作为,更有赖于曾召东这样平凡的山七人的共同努力,曾召东总是笑着说“山里出来的孩子,就要多帮山里的人.......”